工研院生醫所莊曜宇所長:以創新研發引領臺灣智慧醫療走向亞太舞台
發表於: 2025-10-23

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受2025日本東京國際醫療產業展大會邀請, 以「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s in Taiwan’s Smart Healthcare Industry」為題發表演講,前瞻見解,精闢分析,啟發深遠。
面對全球高齡化、慢性病負擔攀升與醫療人力短缺的浪潮,智慧醫療正成為推動健康照護轉型的關鍵引擎。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於2025 Medical Japan Tokyo日本東京國際醫療產業展,受邀於大會發表專場演講,以「Innovation and Breakthroughs in Taiwan’s Smart Healthcare Industry」為題,從全球智慧醫療發展趨勢出發,深入剖析臺灣醫療科技的現況與未來願景,為日本產官學界帶來來自臺灣的亞洲視角與創新啟發,精闢前瞻論點,吸引熱烈反應。
全球高齡化驅動智慧醫療新需求
莊曜宇於演講中指出,全球高齡化帶來的慢性病與長照壓力正急速攀升。根據美國國家老齡化委員會(NCOA)資料,全球65歲以上長者中,近九成五至少患有一項慢性疾病,八成同時罹患兩種以上疾病,其中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已成為主要健康負擔。這樣的趨勢不僅推升全球醫療支出,也迫使各國加速導入AI、大數據與IoT技術,打造能提升醫療效率、降低照護壓力並延緩失能發生的智慧健康新模式。在此背景下,遠距醫療(Telehealth)與醫療資訊科技(Healthcare IT)成為市場成長的雙引擎。尤其疫情後,居家照護、AI 輔助診斷與健康數據分析等應用快速落地,推動智慧醫療邁入「資料驅動、決策導向、以人為本」的新時代。
Team Taiwan 從科技島到智慧健康示範基地
莊曜宇亦表示,臺灣兼具健全的醫療體系與領先全球的ICT能量,是亞太智慧醫療創新的重要基地。從半導體、感測器到AI臨床應用,已形成完整的創新供應鏈與跨域合作體系,讓AI與大數據能迅速導入遠距醫療、智慧病房與長照場域,展現從「科技島」邁向「健康島」的轉型動能。
近年來,臺灣智慧醫療屢獲國際肯定──榮獲2023年HIMSS Davies Award,並在2024年Digital Health Indicator評比中名列全球前段,充分展現智慧醫療科技在臨床應用中的落實成果。從AI影像判讀、智慧急診分流到居家健康監測,臺灣正以科技提升醫療運作效率,逐步構築亞洲最具代表性的智慧健康生態圈。
「臺灣以智慧醫療為引擎,強化國內醫療能量,並驅動亞太醫療創新生態系的發展。」莊曜宇說。展望未來,臺灣將聚焦AI與半導體整合、健康產業創新與資料應用三大方向,並以人才、國際市場與投資資金為驅動力,持續推動產業升級與全球布局。憑藉堅實的科技與醫療基礎,臺灣正加速從智慧醫院延伸至居家照護與長照場域,構築以病人為核心、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健康新典範,邁向亞太智慧醫療創新的關鍵樞紐。
工研院驅動創新、串聯產業的關鍵樞紐
在這場智慧醫療的全球轉型浪潮中,工研院扮演著引領創新與串聯產業的關鍵角色。整合AI、材料、晶片與臨床能量,推動多項具國際競爭力的技術成果。例如,以Agentic AI為核心打造「醫護聲易通MedBobi 2.0」,建構能理解醫療術語與臨床脈絡的智慧助理系統,可主動生成問診摘要、用藥建議與護理紀錄草稿,從單純的紀錄輔助進化為具臨床判斷力的智慧夥伴。此系統能即時將問診語音轉為病歷紀錄,減少逾七成的文書負擔,讓醫護人員能專注於臨床照護,不僅提升醫療效率,也優化整體照護品質。未來,MedBobi 2.0將以開放式架構與跨產業合作模式為核心,建立可標準化、可擴散的應用模式,進一步延伸至長照機構與新南向國家(如泰國、越南),成為臺灣智慧醫療創新的代表作與國際輸出新利器。
在高階智慧醫療醫材上,工研院「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iRFA)」協助臺灣科技大廠成功跨入智慧醫療領域,其整合兩項全球首創技術──「超音波影像」與「方向可調式電極針」,可自動判定消融範圍,平均縮短手術時間35%、將誤差控於2%內,顯著提升治療安全與準確度,並降低復發風險。同時於2023年榮獲愛迪生獎銅牌與R&D 100大獎雙項國際肯定,並已成功技轉仁寶,成為國內首例ICT大廠投入高階醫材的合作典範。目前已通過TFDA與FDA上市許可並納入健保給付,仁寶電腦與臺大醫院亦共同成立「臺大仁寶射頻消融訓練中心」,並積極布局泰國、馬來西亞等市場,讓臺灣創新醫療技術邁向國際舞台。
此外,為健全生醫生態系工研院打造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整合人流、金流、資訊流與經驗流,解決新創面臨資金與人才等困境。並打造臨床試驗綠色通道、法規諮詢服務與國際媒合,協助新創團隊加速商品化與市場落地,推動臺灣從技術創新走向產業生態成長,並與全球市場接軌。
為協助臺灣智慧醫療科技布局亞太市場,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下,工研院率領十家智慧醫療與醫材廠商,首度於2025 Medical Japan Tokyo日本東京國際醫療產業大展設立「Taiwan MedTech Innovation臺灣創新技術專館」,展現臺灣在AI醫療解決方案、數位照護、高階醫材與手術導航系統等領域的創新實力。同時,工研院並與日本百年醫療集團OLBA Healthcare Holdings簽署策略合作協議,結合OLBA的亞太醫療通路與市場資源,協助臺灣智慧醫材加速進軍日本與東協市場,推動智慧醫療邁向國際舞台。
隨著智慧科技融入醫療場域,臺灣正從研發創新走向國際布局。面對高齡化與AI浪潮,臺灣以堅實的基礎,將創新研發轉化為醫療利器。從醫療現場到亞太市場,我們以臺灣智慧醫療國家隊的創新實力與產業韌性,為全球健康注入源源不絕的創新動能。
全球高齡化驅動智慧醫療新需求
莊曜宇於演講中指出,全球高齡化帶來的慢性病與長照壓力正急速攀升。根據美國國家老齡化委員會(NCOA)資料,全球65歲以上長者中,近九成五至少患有一項慢性疾病,八成同時罹患兩種以上疾病,其中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已成為主要健康負擔。這樣的趨勢不僅推升全球醫療支出,也迫使各國加速導入AI、大數據與IoT技術,打造能提升醫療效率、降低照護壓力並延緩失能發生的智慧健康新模式。在此背景下,遠距醫療(Telehealth)與醫療資訊科技(Healthcare IT)成為市場成長的雙引擎。尤其疫情後,居家照護、AI 輔助診斷與健康數據分析等應用快速落地,推動智慧醫療邁入「資料驅動、決策導向、以人為本」的新時代。
Team Taiwan 從科技島到智慧健康示範基地
莊曜宇亦表示,臺灣兼具健全的醫療體系與領先全球的ICT能量,是亞太智慧醫療創新的重要基地。從半導體、感測器到AI臨床應用,已形成完整的創新供應鏈與跨域合作體系,讓AI與大數據能迅速導入遠距醫療、智慧病房與長照場域,展現從「科技島」邁向「健康島」的轉型動能。
近年來,臺灣智慧醫療屢獲國際肯定──榮獲2023年HIMSS Davies Award,並在2024年Digital Health Indicator評比中名列全球前段,充分展現智慧醫療科技在臨床應用中的落實成果。從AI影像判讀、智慧急診分流到居家健康監測,臺灣正以科技提升醫療運作效率,逐步構築亞洲最具代表性的智慧健康生態圈。
「臺灣以智慧醫療為引擎,強化國內醫療能量,並驅動亞太醫療創新生態系的發展。」莊曜宇說。展望未來,臺灣將聚焦AI與半導體整合、健康產業創新與資料應用三大方向,並以人才、國際市場與投資資金為驅動力,持續推動產業升級與全球布局。憑藉堅實的科技與醫療基礎,臺灣正加速從智慧醫院延伸至居家照護與長照場域,構築以病人為核心、可持續發展的智慧健康新典範,邁向亞太智慧醫療創新的關鍵樞紐。
工研院驅動創新、串聯產業的關鍵樞紐
在這場智慧醫療的全球轉型浪潮中,工研院扮演著引領創新與串聯產業的關鍵角色。整合AI、材料、晶片與臨床能量,推動多項具國際競爭力的技術成果。例如,以Agentic AI為核心打造「醫護聲易通MedBobi 2.0」,建構能理解醫療術語與臨床脈絡的智慧助理系統,可主動生成問診摘要、用藥建議與護理紀錄草稿,從單純的紀錄輔助進化為具臨床判斷力的智慧夥伴。此系統能即時將問診語音轉為病歷紀錄,減少逾七成的文書負擔,讓醫護人員能專注於臨床照護,不僅提升醫療效率,也優化整體照護品質。未來,MedBobi 2.0將以開放式架構與跨產業合作模式為核心,建立可標準化、可擴散的應用模式,進一步延伸至長照機構與新南向國家(如泰國、越南),成為臺灣智慧醫療創新的代表作與國際輸出新利器。
在高階智慧醫療醫材上,工研院「智慧射頻熱消融系統(iRFA)」協助臺灣科技大廠成功跨入智慧醫療領域,其整合兩項全球首創技術──「超音波影像」與「方向可調式電極針」,可自動判定消融範圍,平均縮短手術時間35%、將誤差控於2%內,顯著提升治療安全與準確度,並降低復發風險。同時於2023年榮獲愛迪生獎銅牌與R&D 100大獎雙項國際肯定,並已成功技轉仁寶,成為國內首例ICT大廠投入高階醫材的合作典範。目前已通過TFDA與FDA上市許可並納入健保給付,仁寶電腦與臺大醫院亦共同成立「臺大仁寶射頻消融訓練中心」,並積極布局泰國、馬來西亞等市場,讓臺灣創新醫療技術邁向國際舞台。
此外,為健全生醫生態系工研院打造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整合人流、金流、資訊流與經驗流,解決新創面臨資金與人才等困境。並打造臨床試驗綠色通道、法規諮詢服務與國際媒合,協助新創團隊加速商品化與市場落地,推動臺灣從技術創新走向產業生態成長,並與全球市場接軌。
為協助臺灣智慧醫療科技布局亞太市場,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下,工研院率領十家智慧醫療與醫材廠商,首度於2025 Medical Japan Tokyo日本東京國際醫療產業大展設立「Taiwan MedTech Innovation臺灣創新技術專館」,展現臺灣在AI醫療解決方案、數位照護、高階醫材與手術導航系統等領域的創新實力。同時,工研院並與日本百年醫療集團OLBA Healthcare Holdings簽署策略合作協議,結合OLBA的亞太醫療通路與市場資源,協助臺灣智慧醫材加速進軍日本與東協市場,推動智慧醫療邁向國際舞台。
隨著智慧科技融入醫療場域,臺灣正從研發創新走向國際布局。面對高齡化與AI浪潮,臺灣以堅實的基礎,將創新研發轉化為醫療利器。從醫療現場到亞太市場,我們以臺灣智慧醫療國家隊的創新實力與產業韌性,為全球健康注入源源不絕的創新動能。

工研院與日本OLBA Healthcare Holdings簽署策略合作協議,象徵臺日攜手推進醫療創新與市場共拓,期盼更多臺灣優質醫材進入日本體系,強化供應鏈韌性並拓展亞太與全球市場。左起為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大使李逸洋、OLBA Healthcare Holdings社長前島洋平、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莊曜宇、臺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李永川。

工研院率領十家智慧醫療與醫材廠商,首度於2025 Medical Japan Tokyo日本東京國際醫療產業大展設立「Taiwan MedTech Innovation臺灣創新技術專館」,展現臺灣在AI醫療解決方案、數位照護、高階醫材與手術導航系統等領域的創新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