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剪影】產官學研攜手簽署MOU 推動醫材智慧加值跨域創新

發表於: 2024-06-28
【活動剪影】產官學研攜手簽署MOU  推動醫材智慧加值跨域創新

產官學研齊剪綵、慶賀聯盟成立

為推動台灣園區在地特色產業的跨域創新及整合轉型升級,協助我國醫療器材產業增添動能,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園管局)本周(6/27)在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台灣醫材公會)多功能會議室舉辦「醫材產業聯盟揭幕儀式」,透過產官學研MOU的簽署,共同推動醫療器材產業的智慧加值與跨域創新。

關鍵資源投入 打造醫材新時代
此次合作旨在引入學研團隊的研發能量、減碳展望及行銷資源,輔以政府相關輔導資源,提升台灣醫療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並構建完整的高值醫療器材產業鏈。園管局王元芳組長強調,將以「數位醫療、產業升級、法規調適」為三大主軸,透過深化服務、產品技術升級、拓展國際市場等多角策略,建立應用示範,再逐步擴展,帶領產業邁向智慧醫療新時代。

各界參與 促進跨域合作
本次聯盟啟動儀式吸引了眾多來自醫療器材、資訊科技、生物醫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與企業代表參與,為園區廠商提供了解目前醫療器材趨勢並促成跨域合作的契機。聯盟廠商包括「英華達」、「雃博」、「全新生醫」、「華德國際」、「威欣利實業」、「貝斯美德」、「大中醫療器材」等公司,分別來自新北、龜山、土城、幼獅工業區及林口特定區,並在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臺北科大、明志科大、龍華科大、宜蘭大學及明新科技大學等單位的支持下,共同籌組聯盟。活動期間也邀請英華達曾慶安副總經理分享英華達作為電子五哥之一跨入醫材產業的經驗以及所規劃的亮點整合性產品和服務,為傳統醫材發展提供不一樣的思考動能。紡研所彭兆群副主任作為學研界代表,則帶來最先進的紡織品技術介紹和實例應用,並現場展示多種生醫用織物,以活潑的演講方式帶領與會者了解織物的創新趣味。

生技產業成長 強化國際競爭力
台灣生技產業營業額從2012年的3,590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6,665億元,年複合成長率約為7.1%。除CDMO代工逐步向中高階產品發展外,智慧化和低碳化也是近年來生技產業轉型的關鍵。台灣醫材公會副理事長黃大可指出,我國醫療器材產業多年來運用自身產業特性及優勢,已在國際間建立優良製造和品質穩定的口碑。在全球醫療科技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此次合作預期將為台灣醫療器材產業注入新動能。

展望未來 共同推動醫材產業新發展
此次合作的成功啟動,充分展示了台灣在推動產業智慧化和創新方面的強大實力和決心。各方代表在揭幕儀式上共同表達了對未來合作的信心與期待,並承諾將不遺餘力地推動各項合作計劃的順利進行,推動醫材產業智慧加值跨域創新,為我國醫材產業發展寫下重要的新篇章。
【活動剪影】產官學研攜手簽署MOU  推動醫材智慧加值跨域創新

英華達曾慶安副總經理(右上)、紡研所彭兆群副主任(左上)、金工中心林原誌組長(右下)帶來精采分享

【活動剪影】產官學研攜手簽署MOU  推動醫材智慧加值跨域創新

醫材聯盟以創新加值跨域為核心

【活動剪影】產官學研攜手簽署MOU  推動醫材智慧加值跨域創新

各方合作夥伴將致力合作推動、萬事OK